查看原文
其他

名字是如何催眠了你?

刘纯婷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5-01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1.


一位姚姓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想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叫姚舜禹(尧舜禹)。他很兴奋问我,是不是霸气侧漏。我说,你这是想跟儿子结仇吗?这么欺负他。


他问我,我怎么欺负他了?


我说,这样你就有理由,挑剔你儿子一辈子了。你给他找了一个他飞起来都够不着的目标,不,是三个。


他听完,笑了。


中国人特别在乎一个人名字与本人的匹配程度,才发明了“人如其名”“名副其实”这样的说法。


为了人如其名,我们与名字的纠缠又多了一重。一个叫倾城的姑娘,如果样貌不够出众,会被认为糟蹋了好名字。一个叫姚舜禹的孩子将会受到多少品德上的质疑,可想而知。


我的名字中间有个“纯”字,在一次释梦的访谈中,老师问我,为了认同名字的意义,会不会克制内心不够纯洁的想法。我才意识到名字早已成了我的一个行事准则。


所以名字真的不仅仅是一个代号,还是一个催眠符。只不过有的人强烈地想表现得像名字那样,而有的人却相反。



2.


名字给一个人带来好的暗示,继而带来好运。当然是人间美事。


但同时,受名字困扰的人也不在少数。


遇见过很多对名字强烈不满的人。原因很多,有的是觉得名字太女性化或者太男性化(男生叫见秋),有的觉得名字太大众化(比如国庆),有的名字总被人拿来说笑(男生叫艾飞),有的名字总被叫错(一个叫徐姁xu的女生总被试探性地叫成徐狗?徐句?),有的是谐音不忍直视(女生叫杨伟).....


杨伟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她一直饱受名字的困扰,受够了男生们一言难尽的表情。为此她千百次地质疑过她爸的智商。她爸还总说,是希望你伟大。她气急败坏地问她爸:“老爸,你是不是忘记了你姓杨!你姓杨啊!”


不少父母给孩子取名时,脑路清奇啊。也难怪那么多人想改自己的名字了。



3.


我在精分的访谈现场,见到过一些对名字有更深抵触的人,他们不满的可能是一个看起来并不特别的名字。而这些不满意的背后,大致可以归结为对下面几种关系的对抗。


❶ 对抗与父母的关系


一个人的名字可能包含着父母的期望,而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期望就是桎梏、就是诅咒。似乎每个孩子都有这种天赋:你越想我做的事情,我越能把它搞砸。以证明自己有成长的能力和决心。


也有可能对抗父母的忽视,那些在童年没有得到父母之爱滋养的人,在成人之后,往往只能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恨,而不能意识到,恨背后是对爱的渴求。所以他们期望从形式上与父母进行切割,好让自己脱离儿时的不幸。


换掉名字,似乎就可以换一种生活,换一种人生,甚至换一对父母。如果真的这么容易,那就好了。



❷ 对抗与自己的关系


这涉及到自我同一性的问题。一个人如果不能认同自己,大多是被早年经验训练的结果。


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梨子从小被训练得必须像一个苹果,因为苹果更讨人喜欢,更容易成功。


这种训练的结果就是,做苹果的时候它必须与自己分裂;做梨子的时候可能偏离社会主流价值或者父母期望,同时它也没有做一个好梨子的经验。夜深人静,它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梨子还是苹果,甚至它既不会做梨子也不会做苹果。


如果一个人有这种成长经历,他会长期处于迷茫状态,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两个自己永远在打架,而分不出精力来好好生活。


换掉名字,意味着对自我的寻觅。或者过程很长,也很艰难。幸运的是,每一次撕扯的背后,都映射着一个人想活得更好的勇气。



❸ 对抗与现实的关系


经常听人说,如果我有更多钱就好了,如果我更美一点就好了,如果我更有学问就好了......


他们对现实不满,活在自己的想象中。严重的甚至失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他们的想象中,他们有完美的自己,有完美的客体以及客体关系。他们可能沉溺于电视、游戏、直播、网络性爱。而废弃自己的一部分社会功能。


在虚拟世界他们有别的名字,甚至有多个名字。每一个名字可能都代表着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能成为的那一部分自己。


别人叫他原来的名字,相当于把他唤回现实世界,拉回到那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糟心生活。


所以别的名字可以承载一部分真实的自我,相当于一个人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精神避难所。像曾奇峰老师说的,很多时候人的感觉都非常敏锐,可以嗅到自救的味道。



4.


名字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一个人从他人的期望走向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国古人对于取名字的做法就相当高明。出生取名,成年了取字,等再大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自己取别号。真是一波骚操作。


这种做法无疑给一个人的成长,或者说一个人自我观念的发展留出了空间。默认了我们对概念化自我有一个形成--解构--再重构的过程。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俊,他年轻时信奉王阳明“知是行之始”的哲学思想,于是改名“陶知行”。后来,他通过大量教育实践,背离了以前的哲学思想,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于是把名字改为“行知”。


从“知行”到“行知”,他走了很久的路。改名字的过程,是他教育哲学的形成过程,也是他探索自我不断深入的过程。如果我有能力穿越回去告诉还是“陶知行”的他:把你的名字颠倒一下,叫行知你会更喜欢。他会同意吗?那才见鬼了。


这是不是让人有点沮丧?


我见过无数家长想指点孩子的人生,好让他们少走弯路。结果,还真有用。孩子们走的弯路比家长想象的还要弯。所以四处可见自恋严重受伤的家长,也就不奇怪了。


我们没有办法替任何人成长,包括我们的孩子。不确定性才是人生的价值和魅力。生死有常,但人生无常。


改名不仅是一次概念化自我的更替,他还可以借此昭告天下:我变了,我为我的成长感到荣耀。



5.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跟名字过不去。尤其是现在,每一次自我概念的更替都去改一次名字,已经不现实。


可喜的是,我们可以借以书、画、文字、舞蹈、音乐、观念等等一系列的方式去展示自己对自我探索的过程或者成果。


关键是我们开始了。开始了一段旅程,走向更真实的自我。


我每每都觉得那些踉踉跄跄向前,找寻自我的身影,胜过世间万千景象。


作者:刘纯婷  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基础教育行业从业十年,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成长。



RECOMMEND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